消费金融公司再获扩容。6月30日,由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建信消费金融公司举行开业仪式,这也意味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从30家正式扩充到31家。据悉,建信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金为72亿元,仅次于蚂蚁消金的185亿元和招联金融的100亿元。72亿元注册资本金中,建设银行出资60亿元,持股83.33%;北京国资公司出资8亿元,持股11.11%;王府井集团出资4亿元,持股5.56%。
“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,是建设银行履行大行责任担当,在落实扩内需、促消费政策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。”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、行长张金良表示,建设银行将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对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促进作用,与市场同业携手促进消费扩容升级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建行力量。
据介绍,建信消费金融公司将加大对新市民、基层劳动者等客群的覆盖力度,增加针对新市民等更广大客群的优质消费金融产品供给。在产品服务方面,将场景化理念融入贷款产品研发,推出建信“福贷”“福分期”等产品和数字人民币消费贷款业务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业内专家分析认为,国有大型银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,无疑也看中了日益蓬勃发展的巨大消费市场。近年来,消费金融行业监管不断完善,持牌经营成为主流,行业经过一段时期调整之后迎来迅速恢复发展。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《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(2023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,截至2022年年末,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突破3亿人次,达到3.38亿人次,同比增长18.4%;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双双突破8000亿元,分别达到8844亿元和8349亿元,同比增长均为17.5%,高于经济和消费增速。
梳理已有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,大多数以银行为主要股东,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。截至2022年10月末,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银行股东背景的为27家,占比87.1%,其中11家为银行控股。此外,互联网公司、实业企业也有不少参股或控股,“银行+产业”模式已成为行业主流。
从实际效果来看,商业银行参与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有利于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,提升消费金融服务能力。《报告》显示,消费金融公司坚持下沉市场和长尾客户的差异化客群定位,以进城务工人员、蓝领工人等新市民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。他们具有收入稳定性低、抗风险能力低、金融基础素养低、信用风险高的“三低一高”特征,较少能够享受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服务。
消费金融公司以服务基层客群的差异化经营为特色,为新市民提供适当、有效、可负担的金融服务,在填补金融服务空白、改善生活质量、提高消费能力等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实现了对商业银行零售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。
专家指出,银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有一定的内生动力,有助于银行提高集团资产收益率,增强盈利能力。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、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,虽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,但受行业自律约束,以及出于履行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等社会责任的考虑,贷款定价一般不会过高。而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远高于商业银行,因而息差水平也更高。因此,商业银行通过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拓展增量资产,有助于提高集团高收益资产占比,提高盈利水平。
此次建信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,必然会对消费金融行业现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。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,消费金融行业“马太效应”正不断加剧,在银行、互联网公司、实业企业多方参与格局下,如何进行差异化展业成为制胜关键。
“银行系”消费金融公司虽然在资金和风控上有突出优势,但同时存在着一定劣势,比如,场景触达能力不足,在生活各领域的渗透率较低,仍需挖掘差异化属性等。而依托战略投资者,其能够大批量快速获取客户。目前,商业银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通常也会引入具有特定消费场景、庞大客户流量的战略投资机构,包括线上或线下,如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引入百联集团,以及此次建信消费金融公司成功引入王府井集团等。商业银行与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共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,能够为消费金融公司甚至是母行拓宽客户渠道,提供持续客户资源。
苏筱芮认为,行业竞争日益激烈,消费金融公司提升竞争力需关注三方面:一是各类成本,包括获客成本、运营成本等,尤其在利率不断下探的背景下,要发掘更加精准触达客群的渠道和路径;二是关注重点客群的消费需求,切入高频场景,注重客户转化;三是继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,通过技术防控风险,为贷后业务减轻压力。
在风控方面,建信消费金融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表示,将依托集团雄厚的金融科技力量,建设全面、主动、智能的风险管理体系,夯实风险合规基础,充分保障客户合法权益。
陆 敏
陆 敏